找到相关内容70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班禅洛桑却季绛称(慧贤法幢)的历史(二)

    世衣暖,宝饰超此世庄严,  天及天女胜世友,具智友辈思此否?  人间欲乐何必贪,天身受用本现有,  追求世间乐难得,如理修法乐自生。  那时,大师甚愿去到寂静处修行心要,于是作出表达心愿的语言:  “南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4378281.html
  •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思所成地体义伽他经论对照(上篇)[1]

    物质的欲乐,但又转而追求于精神上的满足),于非解脱起解脱想,由此虽舍欲界下地自体,而爱色、无色界上地自体,由爱彼故,于当来世定不解脱,仍不脱于三界流转,由无智慧故,说外道师及弟子所制论决定无有众苦边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278953.html
  •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

    。复次,是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,乃至昆虫,慈彻骨髓,心不拾离。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,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,得脱苦已,以五所欲乐、禅定乐、世间最上乐,自恣与之,皆令满足,比佛慈悲,千万分中不及一分,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0779106.html
  • “人间佛教”禅观修学要义

    大乘“传统”禅法中,从修心、唯心而流于神秘欲乐的偏差。   此一观法,不但可使“无量三昧”[10]的大乘禅法得以显扬,修学者又能由此一大乘禅法的所缘正境,缘众生苦而发菩提心,再进而透过利益众生的实际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1283155.html
  •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

    vacara citta):欲是指(一)能欲,即渴望享受欲乐;(二)所欲,指境,包括颜色、声音、气味、味道、触觉五欲对象。欲地是欲生存地,有十一界,即四恶道,人间与六欲天。共有五十四心。(善心)(24)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585057.html
  • 禅坐的重要与方法(3)

    自己无法处理负面的情绪。承认自己总是在追寻满足感官的欲乐,才有可能稍微地去除少许的自我。唯有如此,悲心才有可能生起——真实的悲心,不只是字面上而已。嘴巴说说是轻而易举的事,每个人都可以朗朗上口,连六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50587242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之禅波罗蜜(下)

      当畏老病死,九种瞋恼23除,如是思惟慈,则得灭瞋毒!   如是等种种因缘,除瞋恚盖。   (3)睡眠盖   睡眠盖者,能破今世三事:欲乐、利乐、福德。能破今世、后世、究竟乐,与死无异,唯有...

    厚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789888.html
  • 敦煌遗书精品: 《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》 欣赏

    敬施众生不吝其身。殖诸德本不藏情匿。设使知人已建德本。用其人故续命长善。一切欲乐无所贪慕。舍除恩爱令归于无。其心清净无所系着。犹如蜜蜂接采众花不计常想。于花枝叶一无所损。行权菩萨随俗方便。虽乐诸欲不计...

    敦煌遗书精品|《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》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093912325770.html